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发烧、乏力、恶心?医生提醒:警惕身上冒出这种“小黑点”! 正文
时间:2025-07-09 10:00:3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连日来,浙江杭州、河南信阳等地出现蜱虫咬伤病例。河南、浙江、北京、黑龙江、广东、安徽、重庆等地疾控部门纷纷发布,蜱虫进入流行高峰,要警惕蜱虫叮咬。“在临床中,有一些患者误以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小黑点连日来,发烧乏力浙江杭州、恶心南阳市某某软件科技服务中心河南信阳等地出现蜱虫咬伤病例。医生河南、提醒浙江、警惕北京、身上黑龙江、冒出广东、小黑点安徽、发烧乏力重庆等地疾控部门纷纷发布,恶心蜱虫进入流行高峰,医生要警惕蜱虫叮咬。提醒南阳市某某软件科技服务中心
“在临床中,警惕有一些患者误以为是身上感冒,查完发现患者身上突然发现了小黑点,以为是长了新的色素痣,或者皮肤不小心抓破的结痂改变,结果竟是蜱虫病。”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韩斌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被蜱虫咬伤后,在初期体温38℃至40℃,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持续高热、极度乏力,重症病例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甚至多器官衰竭。”
“每年4月至9月是蜱虫活动的高峰期,尤其是5月到7月,随着气温升高和户外活动增多,蜱虫叮咬及相关疾病风险上升。”6月17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首义院区急诊科主任李文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蜱虫虽小,蜱虫病重症可危及生命,危害却不容忽视,科学预防是关键。
蜱虫。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图
“蜱虫尤其多见于草丛、灌木丛或树林中。被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叮咬后,可能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其病原体主要是新型布尼亚病毒,该病潜伏期通常为7-14天,全国平均病死率在5%~10%,但及时就医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李文解释,“蜱虫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少数情况下接触患者血液或分泌物也可能感染。”
夏日炎炎,正是外出踏青、登山露营的好时节。然而,一旦不小心和一只小小虫子的“亲密接触”,可能带来发热、头痛、肌肉疼,甚至危及生命的不佳体验。韩斌告诉记者,“蜱虫虽然体型微小,但吸血能力很强;常藏匿草丛灌木,通过口器刺入皮肤吸血,叮咬时释放麻醉物质让人不易察觉;携带多种病原体,叮咬后可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森林脑炎等。”
国家疾控局发布健康提示,蜱虫作为重要病媒,可传播细菌、病毒、寄生虫等40余种病原体。需提高防范意识,掌握科学应对方法。
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良好。李文提醒,外出时,远离草丛、灌木丛,行走时尽量走道路中央;穿浅色长袖衣裤,扎紧裤脚,喷涂含避蚊胺的驱虫剂;户外活动后尽快洗澡并更换衣物;叮咬后2周内出现发热立即就医并告知暴露史。
韩斌告诉记者,发现蜱虫叮咬切勿硬拽,用尖头镊子贴近皮肤夹住蜱虫头部,垂直、稳定、缓慢向上提拉,避免扭转或挤压导致口器残留或体液反流。用碘伏或酒精彻底消毒叮咬处及双手。将蜱虫放入密封袋,万一后续发病可帮助病原体检测。记录叮咬日期,密切观察1个月内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任何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最后,豢养宠物的家庭,别忘记关注,家庭小成员也可能被蜱虫叮咬并携带蜱虫。
韩斌提醒,该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哺乳动物都是蜱虫的食物来源,因此,遛宠物后也要检查宠物是否携带蜱虫,定期使用宠物驱蜱药物。
精选
文章
本文来自:2025-06-18人民日报健看客户端《如何识别蜱虫咬伤?身上冒出这种“小黑点”要警惕》(孔天骄)
编辑:鲁 洋
中国航天科技亮相巴黎航展,多款长征火箭首次现身国外航展2025-07-09 09:08
乌克兰为何公开承认暗杀普京未遂?2025-07-09 08:47
马来西亚机场化学品泄漏事件已致39人身体不适2025-07-09 08:44
夏天这个超需要防晒的部位,别忽略了!2025-07-09 08:38
末日地震?日本网民愤怒:动动脑子吧2025-07-09 08:07
川航第八架A350熊猫主题涂装飞机首航2025-07-09 07:52
特朗普宣布俄亥俄州参议员万斯为竞选搭档2025-07-09 07:46
成都低空经济蓄势起飞2025-07-09 07:42
烫伤后,可用白糖急救?丨中新真探2025-07-09 07:40
我国成功发射天绘五号02组卫星2025-07-09 07:25
朱媛媛因癌离世、曹颖自曝胃癌,预防癌症我们能做什么?2025-07-09 09:48
男子拳击课后猝死,又是谁的“锅”?2025-07-09 09:43
超10万!长沙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2025-07-09 09:30
今日辟谣(2024年7月15日)2025-07-09 09:28
遭停职泰国总理将提申辩2025-07-09 09:04
一口杨梅一口蛋白质?杨梅应该这么吃2025-07-09 08:56
洪灾后,如何预防传染病?来看权威解答2025-07-09 08:10
航线密集上新!今年暑运,成都航班量预计超10万班次,同比2019年增长51%2025-07-09 07:27
欧洲央行官员:欧元尚未准备好挑战美元的地位2025-07-09 07:27
韩美核作战联合声明发布,韩在安全上对美依赖加深2025-07-09 07:17